黃旅恩
我是Laura彩華姊妹的同學,藉著一個看似偶然的機會,在她的鼓勵和邀請下,我認識了香港聖經教會。因著上帝的恩典和帶領,2017年1月15日,我成為了觀塘堂的兒童部全職同工,開始了一段靠恩典前行的歷程。
這裏的服侍我常稱之為“純福利”。服侍是對 神的愛的回應,全時間服侍,就有更多需要尋求 神的地方,對付自己軟弱,同時也得到孩子們和弟兄姊妹的包容、同工的幫助、牧者的接納,并有更多機會見證 神在家庭和孩子生命中的作爲。
一、彼此相爱,以家庭为本
約翰福音13:35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
由於雪華老師和其他同工的忠心服侍,當時聖經教會“以家庭為本”的家庭事工已經有了規模和系統。兒童主日學有自己的敬拜流程,包括詩歌、奉獻、見證分享和生日會,每月一次與成人聯合敬拜。一些愛主且有經驗的主日學老師,如華穎老師、雨潔老師、若梅老師、Maymay老師、余芹老師、朱翠老師、夢嵐、Lala、徐瑾、美霖、蔡蕊、Icy、Peter、Vega、Otto等弟兄姊妹,都委身於兒童事工中,祝福家庭、孩子,也給予了我很多幫助。
孩子們之間的關係很好,大部分孩子都熱愛閱讀和遊戲。在距離感較強的香港,教會家庭願意開放接受探訪,這幫助我更深入地了解這個群體。我常對家長們所傾注在孩子生命中的愛與陪伴感恩不已!因此,最初的感動是:異象傳遞,愛澆灌生命,生命影響生命,家庭影響家庭!
當時我們大約每幾個月就進行一次老師培訓或家長分享。三堂兒童同工保持溝通,在雪華和安安的共同協調下,三堂合辦了主日學老師退修會,透過異象分享的激勵和互動,堅定了大家服侍的心志。
透過不同機會,我們作出接觸國際學校和本地學校的嘗試,舉辦兒童夏令營,開辦和參與6A親子小組,參與祝福基層學童的活動。許多家長和年輕弟兄姊妹也願意接受邀請,來到孩子們中間分享“在工作/科學中與上帝相遇”的故事。透過這些方式,孩子們在教會中更多地被看見並且可連接。
我特別享受同工每周的靈修,Susan和子硯的分享,都拓寬了我的心。那幾年在幾位同工子硯、彩華、雪華、Ada的幫助、提醒和合作下,以及Annie老師的陪伴、守望中,我對這個群體更加融入。
二、疫情汹汹,不能阻隔天父的爱
羅馬書8:38-39 因為我深信:無論是死、是生,是天使、是掌權的,是現在的事,是將來的事,是有能力的,是高天的、是深淵的,或是任何別的被造之物,都不能叫我們與 神的愛隔絕,這愛是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的。
2020年1月,疫情來勢洶洶。隔離驟然臨到家庭、教會和每個群體,擔憂籠罩每個心靈。我們經歷了暫停聚會、線上聚會以及線上和實體同時進行的兒童主日學階段。
與外界隔離並長時間與家人相處的“困獸斗”狀態,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是極大的挑戰。“家庭為本”的家庭事工受到巨大的挑戰。在無助和忐忑中,我祈求聖靈光照,每週編排一些與疫情、衛生、科學、上帝的創造相關的活動和家庭敬拜材料,供家長參考,盼望這些小小的材料能給家庭帶去問候和支持。
隨著通訊科技的發展,我們開始使用一套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主日學材料,重新開始線上主日學。華穎老師、雨潔老師和若梅老師堅持委身於兒童主日學中。孩子們得到使用電腦的機會,非常興奮。為了增加互動並避免孩子們被互聯網的精彩內容所引誘,我們也請教了許多專業老師,學習不同軟件的使用方法,透過濾鏡、活動插件和網上教學工具來連接孩子們。
隨著Zoom的普遍應用,我們也進行了虛擬社區活動,如線上探訪問候、線上姊妹禱告、線上家長聚會、線上分享等。孫牧師和Peter家特別分享了 “家庭靈修” 和 “在家教育的苦與樂” ,不斷保持與家庭和孩子們的連結。

一起歡慶的時刻很難得,靠著上帝的恩典,我們開始了“雲慶生”:每人各自準備蛋糕和食物進行Zoom生日會;把證書和禮物提前寄到孩子家中的“雲畢業禮”;甚至與內地和緬甸教會的家庭連線,進行宣教主日活動。因上帝的愛,我們努力保持連結,彼此鼓勵,也更多看見上帝的作為。
逐漸恢復有限度的實體聚會時,大家既緊張又期待。2021年夏天,神賜恩典,我們重新舉辦了暑期夏令營。華穎老師和若梅老師熱情投入。由於社交距離和公共場所進食的限制,我們特別調整了小吃環節,張立姐帶領青草地的姊妹們通力合作,結合主題和經文,精心準備零食包,讓孩子們回家邊享用邊回顧當天營會的信息。被接待的孩子非常喜樂,有位家長感恩地說:疫情之後孩子能在教會這樣聚集,接受上帝話語的鼓勵,實在太寶貴了!
同工和弟兄姊妹的熱情激勵了我,重新連結,建立關係,一同分享,在疫情之後更顯珍貴。2022年疫情反反復復,斷斷續續恢復實體聚會,見面時既熟悉又陌生,既興奮又擔憂。2023年開辦夏令營時,只有5人報名,未能繼續進行。2024年我們與觀塘、西環和馨香基金合辦夏令營,吸引了30多位本地和內地的孩子及家庭,讓我們像一家人一樣,並感受到上帝給予我們的恩典。
三、困顿软弱中,肢体扶持同行
耶利米書29:7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,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,為那城禱告耶和華;因為那城得平安,你們也隨著得平安。
過去,神恩手的扶持是我親身經歷的,而今日所面對的新困頓也是真實的。過去四年裡,我經歷了角色轉變、關係轉變、長輩患病、離世、家庭經濟問題、關係張力、失去,對我的家庭關係、信仰生活和服侍帶來了新的挑戰。我相信這也是這段時間內肢體們共同面臨的挑戰。
因適應障礙,長期失眠和頭痛,我開始需要接受精神科醫生的幫助。過去我人生的苦痛,都發生在敬愛、親愛的人身上,這次稍稍臨到自己,内心卻感到坦然。感謝天父預備我的心,祂以恩典扶持我來面對,也給我特別的體會。
天父不離不棄的慈愛,透過同工們對我的包容Ada,Susan宋艷華姊妹常常禱告、鼓勵,也藉著子硯作了許多溝通、打氣、勸勉和安慰,Felicia,Margie,華穎老師,捷強和夢嵐等很多人對我的關心,Annie老師的引導、同行,讓我一步一步走下去。
在我軟弱的日子華穎老師、雨潔老師、徐瑾老師、若梅老師、張立姐、余芹老師、Samuel老師、Maymay和長老們等許多教會的弟兄姊妹都毫不猶豫地一起配合服侍。
天父帶領科大團契的Samuel陳慧弟兄,願意作為學前班的聯絡人。Samuel弟兄與盧楊老師夫婦默默服侍學前班,並為大家禱告。他也常常留意邀請有心服侍的弟兄姊妹,在人手緊張的時候總是自己承擔。只要他在香港,每周崇拜開始前,他都會去學前班教室看看是否有需要支援的地方。
張立姐、Margie、黃衛紅老師、錢芳、郁燕老師等姊妹們看到我的需要,主動關心我的情況,一起禱告和同工。Deborah雨恩在香港期間,更是委身於孩子們中間。2021年夏令營的茶點更是Deborah幫忙出謀劃策。James曾金鳴弟兄在忙碌中,抽時間帶領陪伴孩子們,他的課堂更是充滿活力。逐漸有些一些年輕的姊妹們也在探索加入服侍的感動。
疫情中和疫情後期重新開始“我在工作/科學中與上帝相遇”的分享。Icy侃宏,阿貴,恩待,乃平老師,石曉明老師等弟兄姊妹們都應邀來到孩子們中分享,分別分享從電子通訊、生物學、電子科技、中藥檢測和大氣科學中對神的思考和對孩子們的勉勵。孩子們透過眼看、聆聽、接觸,也透過綫上小游戲、實體小活動、淺嘗不同的杏仁、瓶中形成龍捲風等活動,認識不同領域的工作,更加贊嘆上帝的大能。
Jenny深得媽媽Mary心靈手巧的真傳,母女都有願意的心,一起搭檔承擔了一年的生日小蛋糕服侍。每月絞盡腦汁、傾心製作,每月讓孩子們(甚至有時成人每月壽星)都可以得到健康有意義的精美小蛋糕。姊妹會的姊妹們映紅、中苓、金梅、秀芳等姊妹有空會來幫忙貼上生日祝福貼紙。做甜品過甜品都知道,收拾清洗更是另巨大的工程,但Mary和Jenny每次用完厨房,幾乎都看不出有人用過。有次,她們做到教會沒人自己關門離開。姊妹們這樣用心,更讓我感到教會真是大家庭。
在姊妹禱告小組和家長禱告小組、探訪中,當我有機會聆聽時,也像在聆聽自己,為自己和弟兄姊妹一起仰望神。當我有機會鼓勵和為別人禱告時,也是 神在對我說話、勉勵我的時候。我感謝這些願意分享的家長,他們的敞開讓我得以在一次次的軟弱中一同仰望恩典同行。
神的恩典,在2023年疫情后第一次孩童奉獻禮時,預備了莊師母和莊牧師來觀塘主持。那天早上我兒子忽然不適,我在醫院被吐了一身,兵荒馬亂地消毒換衣服,回到教會已過了約定的時間。見面莊師母很溫柔地說:沒關係,我知道,我現在爲你禱告。禱告讓我瞬間平安下來。我感到這種接納、承載的力量是聖經教會領袖們的特質。
我會在兒童主日學課堂相應主題中,與孩子們分享我的軟弱、掙扎、難處和代禱事項。也常常因此收穫孩子們的愛,聽到孩子說,在家裡有為我禱告。

記得在2023年退修會中,有位當時不太熟悉的肢體過來跟我說,“我為您禱告!”眼神像媽媽憐愛女兒一樣。那一刻,這句話就是從天而降的愛。
還有好多點點滴滴,像家人一樣愛我、憐憫我的人,都讓軟弱的我確信自己被無條件的愛所接納和服侍,有力量繼續仰望神。
四、異象傳遞,用愛澆灌生命
耶利米書29:11耶和華說: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。
今天,我的某些困難依然存在,並將共存一段時間。因為肢體的同行、接納,以及上帝話語的力量,我切實感受到,不必等到所有困難過去,神誠然是愛我的。在困頓中,只管相信我是祂的子民,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祂的心意總是好的。
疫情前的兒童事工較為有系統,但後來由於各種缺乏,現在似乎有所不同,確實需要再次興起和建立。然而,聖經教會這種家的感覺、包容和愛,卻在這些弟兄姊妹身上愈發顯現出來,尤其在困難的時候更加被人感受到。
這四年間,觀塘堂有十幾位新生兒出生,一些弟兄姊妹新婚,弟兄姊妹工作轉變、搬遷離港或回港。高才和優才帶著對孩子教育的期望與對未來的憧憬來到香港。孩子們與好朋友分開,適應新環境。我們更多機會接觸在不同階段、因新的身份、新的居住地或新的關係而被困住或在迷霧中的人。在轉變和壓力中,人的破碎就顯出來,而唯有愛能遮掩許多的罪,那就是耶穌基督對我們的遮蓋。
事工很重要,但弟兄姊妹們生命中流露無條件接納的愛,還有恰到好處的勸勉和鼓勵,卻是最大的力量。以上這些名字都為聖經教會弟兄姊妹所熟悉,我也祈求有更多新的名字,因被上帝激勵,也願意在人群中述說和活出這樣的生命。
蒙恩的人從心中發出低聲的禱告:主若許可,求使用我成爲祂的大圖畫裏小小的一點:”異象傳遞,愛澆灌生命,生命影響生命,家庭影響家庭”。